咨询热线
0311-66566906传真:
油莎豆的种植条件
经常有人问我油莎豆在什么地方可以种植,这个问题比较模糊,如果你要考虑产量和效益,就可以看看下面的分析:
油莎豆的种植指标:要求生长期平均气温20℃以上,在25~30℃时生长旺盛;年降水量不少于600~650毫米,有效积温在3000℃左右,喜高温多雨环境。油莎豆地下长圆形的根状茎生育期130天左右,油莎豆的生育期长短,因各地气候条件和播种期而异 。3~7月均可播种,生长期约 70~150天。一般北方较南方生育期长,春播比夏播长 。
原产地 非洲一带,为引进品种,有适宜的种植条件;
土壤要求 沙性土壤土,黏度小,沙粒碎;
年降雨量 最低300~600毫米;
气候温度 生长期平均气温在18~30℃之间;
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大于2500~3200℃,北方地区在2500℃左右;
光照时数 要求14小时,南方12小时,北方为16小时;
收获期限 无雨期30天 ;
低温冻害 收获期连续7天在零下5℃就发生冻害;
风险性 对气温、水肥、土壤要求比较严。
我国地城辽阔,幅员广大,南北各地的可因地制宜发展油莎豆。
油莎豆在什么地方种植,这个问题要根据油莎豆的生育规律和生长习性来决定,如果违背它的规律,就得不到理想的效果。
一般来说,油莎豆哪里都可以种植,但结果不一定都相同。一定要在符合油莎豆生长习性的地方种植,才能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。比如,稻谷在全国各地任何地方都可以种植,但它的效益就不同;五常大米就与其它地方的大米不同,说明这个地方最适合稻谷生长,就出现了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,同样是种稻谷结果不一样,油莎豆更是如此。因为,它带有野性,还没有完全驯化,在环境遗传上特别明显,不符合它的要求就得不到较高的综合效益。
油莎豆原产于非洲和地中海沿岸的国家,作为食用作物栽培,分布于南美洲、亚洲、欧洲,这就要以他的出生地为背景来给它安家落户。首先,要考虑生育期内环境温度,有效积温、无霜期、晚霜期、10~11月份收获期的降雨和降雪情况等。如果考虑收获,那就要考虑土壤,因为收获是油莎豆种植发展的一大难题,所以,要选择风沙土为主的土壤种植。
虽然油莎豆在我国已经广泛种植,北起黑龙江畔,南至海南岛,东抵沿海之滨,西到甘肃和新疆,各省都有油莎豆栽培记录,但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农安、白城、通榆,黑龙江的大庆、齐齐哈尔,内蒙古的通辽、赤峰、鄂尔多斯、巴彦淖尔,河北的邢台、保定、唐山、石家庄、衡水、张家口,山西的吕梁、大同、忻州,陕西的榆林、延安、韩城,云南的保山,湖南的邵阳、湘潭,四川的雅安,河南的郑州、洛阳,甘肃的民勤、张掖等。油莎豆的种植面积从三五亩到三五千亩不等。主要集中在新疆的南疆、东北的吉林、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和河北的保定一带。
由于我国各地气候条件和耕作栽培农艺的不同,在生产上对油莎豆的要求、栽培方式、栽培季节、收获难度等都有所不同。根据油莎豆生产要求及自然特点,可把我国油莎豆栽培区划分为六个大的种植区。
从各地种植历史产量看,证明油莎豆的产量总体是比较高的。2008年,呼和浩特市郊区亩产350公斤,2015年,新疆农六师八一农场亩产块茎750公斤。
在辽宁省种植油莎豆,不论是辽南、辽西,还是辽北平原和西北部风沙干旱地区,均可种植。阜新市和彰武县境内的风沙干旱区,土壤瘠薄,土壤含全氮仅为0.08%,含全磷量仅为0.04%,土壤漏肥、漏水的土地上种植的油莎豆,历年亩产200公斤以上。彰武县大滩试验,2016年在种植200亩油莎豆,施足基肥并注意追肥、灌水,平均亩产500公斤。
1976年,在辽宁西部多个公社山坡丘陵地上试验,利用小麦、油菜作物下茬复种油莎豆50亩,平均亩产块茎240公斤;在土质肥沃的沙土块种植油莎豆,能够获得亩产400公斤的产量。1976年,彭武县中学,在果树行间种植20亩油莎豆,施足基肥并注意追肥、灌水,平均亩产块茎500公斤。
1976年,湖北汉川在果树行间种植20亩油莎豆,施足基肥并注意追肥、灌水,平均亩产块茎400公斤;湖北省蕲春县种植的7亩油莎豆,平均亩产650公斤;位于亚热带地区的广西灵川县甘棠公社,种植39.84亩油莎豆,平均亩产块茎320公斤;新疆吐鲁番县红旗公社治沙园林场,在果园中种植油莎豆,施足基肥、追肥,并适时浇水5~6次,获得了亩产820公斤的好收成。
1975年,在福建省泉州双阳农场一块干旱缺水、种花生连种子都收不回来的山坡沙土地种植油莎豆,不施肥、不浇水,还获得亩产块茎近50公斤的产量;北京植物园试验小区亩产块茎800公斤;内蒙古通辽亩产600公斤。
2016至2018年,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稼瑞农牧业-太阳集团0638(中国)官方网站海子湾基地种植油莎豆,平均亩产在800公斤左右;其中,2016年,在鄂尔多斯稼瑞解放滩基地种植的油莎豆,平均产量达到900公斤。
2009年至2012年,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宇宙地油莎豆合作社,每年种植200亩油莎豆,平均亩产750公斤。
由上述各地数据可见,油莎豆可以种植的地方比较多,但由于土壤、气候等条件因素的差异,导致产量有所不同。根据历史种植记载,习惯将油莎豆种植地区分为如下几个区域:
(一)东北地区。有气候缺陷,收获期短,但产量比较高。包括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的中北部、内蒙古东部。本区的气候特点是生育期短,仅有90~120天,冬季时间长而寒冷,夏季凉爽,昼夜温差大。由于生育期的限制,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,宜在五月份开始播种,十月上旬收获。但在长春以北地区不适宜种植油莎豆。
有三个指标不符合油莎豆的生理要求:
一是,无霜期短,达不到完全成熟,油莎豆的理化指标达不到标准;生长期内的有效地温不够,有效的时间内达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;
二是,土壤不符合油莎豆的要求,不利于根系发育,收获难度大。
三是,收获期短,规模化种植后会给收获带来难度,不到一个月是收获期,容易冻在地里,晾晒期温度低,天气变化快,容易造成豆子的冻害。
(二)内蒙古地区。鄂尔多斯、磴口、乌海,赤峰的东北部,陕西北部的榆林是最理想的种植区。
一是,土壤为风沙土,结构疏松,有利于根系发育。土壤成分单一,没有杂物,较其他地区收获难度最小,收获速度快。
二是,收获期从10月20号到11月20号,这个季节基本没有降雨和降雪,土壤干燥,便于收获,一般不会将豆子冻在地里。
三是,六七月份温度高,是油莎豆生长和分蘖期,气温、地温和土壤的通透性等,具有适合油莎豆生长发育的天然条件。
四是,进入深秋季节,气候干燥,土壤含水低,温度还没有突破零下5℃,不会对油莎豆造成冻伤,依靠土壤就可以把油莎豆的水分降到安全线以内,便于储存。
(三)中原地区。主要是山西北部、河北大部、山东、河南等,也可以种植,其特点是产量较高,收获期长,但种植成本较大。
山西中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:冬季干冷漫长,夏季湿热多雨,春季升温急剧,秋季降温迅速,春秋两季短暂多风,干湿季节分明。春季气温回升快,光照充足,降水少,蒸发大,大风日数较多,占全年的40%~60%;夏季气温高、湿度大,降水集中在7月和8月,占全年降水的60%左右;秋季气温下降快,多晴朗天气;冬季寒冷干燥、晴朗大风天气较多,1月是全年的最冷月,降水很少,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3%左右。本区域生育期较长,一般为180~280天。 由于夏季长而炎热,可以分为春秋两季种植,春种于四月中下旬播种。秋种在收完小麦后播种。
其不利条件有:
一是,土地成本高,每亩租用费在600~1000元左右,土壤黏性大,不利于根系发育,管理成本高。
二是,收获难度大,收获速度慢,成本高。
三是,这个区域只有在有沙土地的地方选择性的种植,种植规模受限。
(四)南方地区。包括广西、湖南、广东、福建等地,其特点是,可以一次种植多次收获,油莎豆的野性能表现出来,各项生理指标和经济指标都能很好的显现,但不适宜大规模发展,适宜采用“一家一户,三亩五亩”的发展模式。2007年,湖南武冈和鑫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市农业局的支持下,采用公司+农户的模式发展油莎豆产业,每家二三亩,采用人工和脱粒机械结合的方式收获,公司发展下游产品,一年采收二季,每季每亩400公斤,每亩年产量达800公斤。
南方地区,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,阳光充足,雨量充沛,无霜无雪,气候温暖,夏长冬短,气温较高,年平均温度在22℃左右,冬季中的1月温度最低,平均温度近13℃,夏季中的7、8月最热,平均温度在29℃左右,平均最高气温33℃左右。特点是:高温的时间比较长,从2月到10月均有极端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℃的记录。降水充沛,年均降雨量达1300毫米以上,平均相对湿度为79%,一般是夏季潮湿,而冬季稍显干燥,干湿季节分明。春秋两季气候温和,降雨集中在夏天。土地资源丰富,海滨和河旁沙质土、轻盐碱地、丘陵山坡红黄沙质土,都可以有计划地发展油莎豆生产。
但在这些地方发展油莎豆也存在几个问题:
一是,达不到规模化,机械化,集约化;
二是,土壤成分复杂,沙石土块多,收获难度大;
三是,收获成本高,只能依靠人工,运输困难。
四是,由于湿度和光照的原因,容易徒长,最易倒伏,影响产量。
(五)海南地区。沿海的滩涂是油莎豆育种和生产的良好基地,可以一年三季,而且生育期缩短,但不适宜大面积、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。
海南地区处琼州海峡南岸,处于低纬度热带北缘,属于热带海洋气候。海口年平均温度为24℃。 这里春季温暖少雨多旱,夏季高温多雨,秋季多台风暴雨,冬季不冷但寒气流侵袭时有阵寒。海口3月份的平均温度已升至20℃以上,降雨不多,温暖舒适;4-10月海口的温度都保持较高的水平,月平均气温均在25℃以上,但极端最高气温并不高,均不超过39℃。这里冬季并不冷,12~2月的月平均温度都在18℃左右,只是在强冷空气入侵时可使最低气温降至5℃左右,导致热带作物受伤害。每年4~10月是热带风暴、台风活跃的季节,以8-9月为最多。5~10月为雨季,9月为降雨高峰期,月平均降雨量近250毫米。也为油莎豆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。
海南有发展油莎豆产业较好的自然条件,但土壤有局限性,不适合规模化发展。
1974年,儋州地处沿海一带的社队,在沙滩地上试种油莎豆75亩,平均亩产310公斤,取得了较好的效果。
(六) 新疆地区。新疆南北疆基本都可以种植,但以南疆的库尔勒、阿克苏、喀什,且末等地区比较理想,收获期土壤干燥,油莎豆可以在土壤中晾干到安全水分而越冬,有80%的豆子不会冻坏,第二年开春还可以收获,收不净的还可以出苗,继续生长。土地面积大,成本低,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。
库尔勒市位于新疆腹地,处在中国最大的沙漠——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,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,降水量稀少,蒸发量大,光热资源丰富,总日照数3000小时,无霜期平均210天,全年平均气温在11℃,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7℃,极端最低气温-25.3℃,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6℃,极端高温达40C。平均年降水量不到60毫米,年最大蒸发为2800毫米左右。
1974年,新疆吐鲁番县红旗公社治沙园林场,曾在果园中种植油莎豆,施足基肥、追肥,并适时浇水5~6次,获得了亩产750公斤的好收成。
文章来源:网络,侵权即删。